今天听了一门关于互联网容灾(disaster tolerant)设计的课程,听了公司好几门课程了,感觉这门最实在,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:
1逻辑层(设计模型)
包括4中模型,1+1;1+n;n+1;1+0(其实就是没有备份了)
这其中涉及到以下三种备份方式,冷备,热备,双在线。
2数据层(数据一致性)
分为快同步和慢同步,其实就是实时同步和离线。
另外提到一个流量穿越的概念,通过引入一个中间层,减少专线带宽的占用,再次印证了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引入中间层解决。
今天听了一门关于互联网容灾(disaster tolerant)设计的课程,听了公司好几门课程了,感觉这门最实在,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:
1逻辑层(设计模型)
包括4中模型,1+1;1+n;n+1;1+0(其实就是没有备份了)
这其中涉及到以下三种备份方式,冷备,热备,双在线。
2数据层(数据一致性)
分为快同步和慢同步,其实就是实时同步和离线。
另外提到一个流量穿越的概念,通过引入一个中间层,减少专线带宽的占用,再次印证了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引入中间层解决。